返回 家教资讯 宁波

孩子解题过程中的“不求甚解”

2012/2/9 11:35:00 浏览:632 来源:宁波家教网

 对知识是否能做到求甚解是学困生与学习尖子生的主要区别之一。学困生无法做到求甚解,从态度与行为的稳定性上来说可以看作是一种人格的体现。但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认知过程的结果,即认知策略。制约这种认知策略的实质性因素是知识。


  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某些父母,那就是“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这么笨?”因为家长会看到孩子基础很差、反应较慢,还会粗心,缺少悟性等。所以一些家长就会认为孩子成绩不好完全是因为长期以来不认真学习导致的,认为孩子对待知识总是不求甚解的。然而现在我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是缘于我接受了新的认知理念。


  问题中心图式原理表明,解开一道题往往需要若干个知识点去支撑,但是学生会因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步骤不会,导致了整个解题过程的错误,最后的答案必然就因为这个知识盲点而成为错误的了。并且有些学生甚至是因为同一个知识点而做错几道题。其实让孩子自己分析为什么会做错是不容易的,特别是语文学科,因为很多孩子就是凭着一种直觉和语感去做题的,也就很难想起当时的思路了,这就需要一点一点去找他们出错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老师或家长告诉孩子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往往是徒劳的,因为孩子对于其中所需要的知识支撑点掌握的并不好,那么它们在孩子的头脑中仅是一些文字或符号而已,无法转化成意义及能力,也不能帮他们在考试中得分。有许多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笨,讲了几遍的东西还是照样的错。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习得知识以及对应用所习得知识解决问题出现错误进行分析时,孩子不求甚解;二是进行试卷分析时,教师或家长不求甚解。如对于此题,以往认为孩子做错是因为不认真听课、不进行复习、抱怨孩子笨等,而不分析孩子为什么解答错误的真正原因。假如不知道孩子出错的症结所在,那就是讲上一百遍又有什么用呢?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宁波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8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